2024考研复试已启动!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2024-03-18 154

2024年考研复试启动,你准备好了吗?

面试中比漂亮简历更重要的是什么?

“双非”本科生如何脱颖而出?

导师更看重学生的哪些素质?

……

如果你还是对这些问题感到迷茫,不要慌

这里有一份实用指南!

我们基于近十位导师在科学网分享的

研究生复试博文,

浓缩出他们的精华建议和感悟,

助力你复试成功!


前期准备篇



1. 怎样联系学校/导师?

导师的联系方式可以通过报考学院官网、招生目录或上岸前辈等途径查询。


和导师联系,基本上都通过邮件,最好不要直接打电话。


你应该:


(1)联系导师前,分清同专业但不同研究方向的导师。


(2)充分了解目标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


从两个方面入手精确了解:其一看目标导师正在主持或之前主持的基金;其二查看目标导师近5年来发表的文章,不一定非要看懂,但至少看个摘要,明白其在干什么。


(3)给导师的邮件内容要言简意赅,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前面。


邮件开头要明确身份、本科院校、填报的专业、笔试成绩等信息。


其次,再谈研究兴趣。简历中要体现出和学术研究相关的经历,比如你的毕业论文情况、本科期间的科研相关活动。


避坑:


(1)群发简历。


邮件中全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比如,某某老师,我对你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附件是我的简历。有的甚至连老师的姓都搞错了,或者直接忽略姓而称呼“老师”。


(2)啥也不说,只有简历。


邮件没有正文,也没有标题,只有附件,或者正文“请您查收”。


(3)说了很多优点但是和从事科学研究没关系。


比如,参加除科研和学习之外的各种各样的比赛,获得了很多奖。导师招学生看重的是和科研相关的能力,不是说上述经历不能写,但是不能多写,否则很容易跑偏。


2. 如何准备简历/自我介绍

填写简历时请慎重,确保你所填的信息清楚、正确,对科研成果和经历没有进行夸大或虚假描述。


在复试时,老师会根据提交的所有材料进行提问,内容包括绩点排名、科创竞赛成果、实习工作经历、毕业设计等方面。


科创活动和毕设是复试老师主要提问点,建议事先回顾一下流程和内容。如果有实习或工作经历的同学,建议也回顾并总结一下工作内容。


3. 英文版自我介绍,和现场提问应对

英语口语自我介绍,可参考模板进行准备,一定要足够熟悉。自我介绍的时间不用太长,一般4分钟左右为宜。


自我介绍的内容可以包含教育经历、家乡、爱好、研究经历等。自我介绍的时候,如果自己拿不准就千万不要强调。


英语口语问答环节,首先要听清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确定好题目后再进行回答。


在回答时要多注意语言流畅度和表达正确性,将自己的回答有逻辑地表达,比回答的内容本身更重要。


面试要点篇


面试时,复试小组的专家们一般是根据学生自己的描述和考试报考的材料进行自由提问。学生面试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面试时做到放松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


1. 面试时的“加分项”、“减分点”

加分项:


(1)阳光、自信,穿戴整洁,礼貌得体。


(2)思维敏捷,反应快,回答问题简练、到位。


(3)英语阅读流利,翻译准确,尤其对专业文献中图表的解读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验方法熟练。对于相关问题,对答如流。


(4)有科研经历,熟悉科研的整个过程,对课题的意义、实验设计、收集数据的过程等都比较熟悉。


(5)对科研活动和生活有自己的理解。


(6)喜欢读书,广泛涉猎课本外的科普或专业书籍,有查阅和阅读专业文献的经历。


(7)有追求、有理想,对自己的未来有较好的规划。


减分点:


(1)衣冠不整,邋邋遢遢,缺少必要的礼节。


(2)思维混乱,反应迟钝,回答问题颠三倒四,缺少逻辑性。


(3)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弱,一两个问题答不上来很正常,如果连续几个问题都不能正常回答,即使笔试得了高分,也会让导师犹豫


(4)个性过于张扬。有时候有的考生或许想表现得与他人不一样,有特色,或者是由于个人的性格使然,回答问题的口气、说话的态度,思维的方式,让人感到有些异常。


(5)学生的表现与自己描述的或所提供的材料等情况不一致,如自己介绍(或材料中说明)在校期间参加了学校的某项课题研究,但对课题的内容、设计、研究过程等一无所知,答非所问。


(6)考试成绩与个人表现不一致。如有的考生英语成绩考分很高,但听力不足,阅读和翻译能力与考试成绩相差太大。


2. 导师/面试官看重哪些学生素质?

(1)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能够充分结合自己的所学综合分析,作出具体有深度的回答。


(2)良好的表达能力: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清晰地告诉老师自己做过什么事、怎么做的、效果如何。


(3)科学思维能力:考生的基础扎实,有一定科研创新能力。以前做过相关课题,并在项目中体现出了自己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基本素质。学生应加强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并尽量熟悉所在专业重要学术期刊近年来的前沿学术议题。


(4)性格问题:阳光、自信的学生更受老师青睐。如果面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切勿对抗老师,过于沮丧,或者当场飙泪,这个过程可以反映你的心理素质。


(5)规划未来的能力:可以精细地安排和管理时间,学会制定有效的学习工作计划,学会自我管理。可以告诉老师对将要从事研究的思考。


简而言之,面试官面对的是已经通过分数筛选的优秀考生,导师们更看重你在面试时展现出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既包括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也包括你在面试时展现出的心理状态。


无论出身985还是“双非”院校,能充分展现出优秀综合素质的考生更容易获得导师们的青睐。


调剂篇


随着复试的开展,考研调剂系统也开启。如果感觉第一志愿上岸不太稳,就要准备联系调剂了。这时,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查询调剂意向名额。系统开启后,可以向招生单位查询调剂名额来决定自己是否调剂到该校。


2. 转为第一志愿。如果在查询的学校中,满足调剂要求并且有调剂名额,可以将调剂意向转为第一志愿。(可能存在时间限制,请留意)


3. 交流沟通,准备复试。与调剂院校进行充分沟通,询问需要上交的材料以及复试时间,准备复试。一定要注意及时关注调剂状态,因为调剂过程有着明确的时间限制。


最后,要提醒大家,

调整好心态,保重好身体。

风里雨里,我们在“岸”上等你!

预祝大家复试顺利!


参考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5437-103441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32644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7932-1228597.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2775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224592.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6327-127954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757-116557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7766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1277590.html
https://mp.weixin.qq.com/s/rkxd4VX-T6lG-USwMVBk5A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3646-127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