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会!已经用过的文章,并不会影响到现在的成绩。毕竟谁都不能预测到以后发生的事情。
以今天的标题为例,“已经评上职称,但是文章被撤稿,对我会有什么影响吗?”
结合今年SCI大面积撤稿,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01 发SCI大环境(SCI发表须知)
现在很多人都鼓励发SCI,除了SCI分量够高外,更多的原因是国内的核心实在太难。倒不如把机会留给卷王,剩下的人就去发SCI了,毕竟不要求单位身份,文章质量差不多也就能收录。
但是发SCI会有几个不确定因素:
比如数据库不一定是永久收录的。不管是TOP一区的,还是四区的,都会有检索后下架的可能。因为Web of Science是一个数据库,收录了SCI/SSCI/AHCI……庞大的数据内容,同时它又是动态更新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架某篇文章。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是文章出问题了,单纯只是数据库本身属性使然。(PS:刚收录就下架的,一定是野鸡期刊。)
比如SCI经常撤稿。社里撤稿有很多种情况,有的确实是文章发现出问题的,有的是发现同行评议被撤的,也有的是被波及被误伤的。比如斯普林格的出版社,这是一家学术出版社,他们对质量要求很高,投稿审稿流程也管控比较严格。同一个主题里面,如果发现有一篇文章涉嫌伪造同行评议,那么其他文章就有可能会被连坐,一起撤销出版。
今年随时hindawi出版社的大面积撤稿,很多人可能都会面临标题中所说的境况。hindawi属于商业出版社,主打的就是进程快,稿量大,但是也不乏会有一些好的投稿,今年的撤稿是连坐制,不加分辨的全部撤稿,波及面可能比较广。
02 被撤稿的文章一定是涉及学术不端了吗?
不一定。
文章都是自己写的,查重没问题,原创paper,这个肯定是无疑的。而且每个投稿都是要走投稿流程的,从注册系统、投稿、返修、录用到校稿,都是作者自己走的流程,每一步都可以精准说出来过程以及操作方法。文章也都是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好好修改的。
SCI投稿,作者自己能做的就是写作,投稿,按时返修,等待结果。其他方面就是出版社的问题。社里邀请的审稿人,审稿人审核后给的返修意见,并做出decision,录用是社里出的,检索是社里送检的,WOS收录的。
一篇正常投稿的文章,以上基本能概括所有的流程,作者投稿后只能等社里的通知。哪怕是个水刊,也是社里真正审稿认可文章了,才会录用。
作者拿到录用、检索就会交给单位去认定。一篇SCI发表的闭环就结束了。
认定后再被撤稿,跟作者有什么关系?
文章是社里认定录用,出版检索的;作者也没有先知能力,不会提前预料到刊物是否会降级、被踢。作者能关注的,只是自己一篇文章,保证自己的文章不出错就ok。
如果说,社里因为怀疑有人操控同行评议等原因,撤掉了作者辛辛苦苦发表的文章,那其实作者才是更冤的。操纵同行评议本身就是社里管理出现问题,而作者什么都没有做就被撤,自己该做的做好了,还是防止不了社里有问题。
03 文章被撤稿怎么办?
明确声明拒绝撤稿,并给出理由:撤稿信只要一发,基本上没有操作空间了。不管是否回复,大概率还是撤,但最好还是回复下,说明自己一方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是开源的,可以要求社里退还开源费。(大概率也是退不了,反正各种扯皮吧,希望作者都不要遇到撤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