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 肝细胞FXR改善肥胖相关血栓的机制图示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425004)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岳、刘军辉、李铤教授团队在肥胖相关血栓形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靶向肝细胞中的的法尼醇X受体:一种增强纤溶和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的潜在策略(Targeting FXR in Hepatocyte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Enhance Fibrinolysis and Reduce Deep Vein Thrombosis Risk)”为题,于2025年8月27日在《血液》(Blood)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2/blood.2024027772。
深静脉血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血管疾病,近年来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肥胖是深静脉血栓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人群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PAI-1)水平显著升高,导致纤溶功能受损并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尽管PAI-1长期以来被视为潜在的抗血栓治疗靶点,其上游调控机制仍不明确,且目前尚无PAI-1抑制剂获批临床应用。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团队通过肥胖人群队列、模式动物等功能机制研究,阐明肝细胞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X-receptor,FXR)在肥胖相关血栓形成中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在肥胖状态下,肝脏FXR信号通路功能受损,导致肝源性PAI-1表达异常升高,是引发纤溶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FXR能够直接结合于PAI-1的启动子区域,通过抑制其转录活性在维持纤溶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FXR缺失会显著加重血栓形成,而使用FXR特异性激动剂tropifexor能有效逆转PAI-1高表达,改善纤溶功能并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图)。
本研究从代谢调控视角揭示了肥胖相关血栓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靶向干预肝细胞FXR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为肥胖患者血栓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IET出版】[海外会议]2025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暨第七届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AIAM 2025)](https://files.iaast.cn/user/files/imgs/20250928/2025092812053423738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