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自然,一作和通讯哪个更容易中标?
2024-10-08 577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发布了一系列新规定,其中一项就是说,在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不再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在国内,作者署名排序是按贡献力大小排列的,所以就有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乃至第 N 作者。其中,第一作者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完成人,参与了该论文的全部或大部分工作,通讯作者,则是由一些有权威或经验的研究人员或团队负责人担任,对论文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等方面负责。
但是要注意的是,2023年说的是填写论文等研究成果时,不再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但在2024年国自然指南中,也针对这个问题明确指出:对于个人简历中的代表性论文,应当如实标注本人署名情况,不得虚假标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好,如果要标注,那一作和通讯哪个更有“价值”呢?
按照经验,一般青年基金,因为针对的还是年轻人,而青年研究人员大都经验尚浅,所以专家们更看重他们的科研成果展示,第一作者的身份会让专家们认为申请者研究基础踏实,有拼搏精神,这样的话,评审的印象分就大大提高了。
申请面上项目的话,则通讯作者可能更加分,因为面上项目还会考虑申请者的科研领导力,很多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导师,是学术界大有名气的人物,是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负责确保研究方向的前瞻性,还要监管实验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因此,在申请面上项目时,通讯作者的地位往往更为突显。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申请国自然的时候,研究成果的论文这块固然重要,但也不是绝对的,毕竟本子的质量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