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届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国际会议 (ICMME2023)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会议日期:2023年5月20-22日
会议地点:中国-开封市
出版检索:E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截稿日期:2023年05月15日
(组稿2篇及以上可享优惠价)
【会议简介】
第二届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国际会议 (ICMME2023) 将于2023年5月20-22日在中国开封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应用科学与技术协会主办,以“机械制造与设计、机电一体化”为主题,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经验与展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探讨前沿技术,引领行业发展趋势,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
【主办单位】
国际应用科学与技术协会(IAAST)
【大会主席】
Steven Y. Liang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精密工程;极端制造和技术创新。
Steven Y. Liang于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博士学位。从1996年到2008年,他是该研究所精密加工研究联盟的创始主任,制造教育计划的主任,以及制造研究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佐治亚理工学院高级制造系统机械工程教授(永久任命)。Steven Y. Liang的技术兴趣在于精密工程、极限制造和技术创新。他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和国际制造工程师学会的会员。他曾担任北美制造研究所的总统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制造工程部的主席。
【主讲嘉宾】
Simon X. Yang 加拿大University of Guelph教授。 研究领域:机器人学、智能系统、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运输和计算神经科学。 Simon X. Yang于1999年获得加拿大埃德蒙顿阿尔伯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他目前是加拿大UniversityofGuelph高级机器人和智能系统实验室的教授和负责人。他的研究兴趣包括机器人、智能系统、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控制系统、交通和计算神经科学。他曾担任2011年IEEE物流与自动化国际会议的主席,2015年IEEE信息与自动化国际会议的项目主席。他还担任《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杂志》的主编,以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和其他几家期刊的副主编。 |
Henry Leung 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教授。 研究领域:数据挖掘、信息融合、机器学习、非线性动力学、决策支持、机器人技术、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 Henry Leung博士是University of Calgary电气与软件工程系的教授。在加入University of Calgary之前,Henry Leung博士曾在加拿大国防部担任国防科学家,负责决策支持系统、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融合的研究和发展。他被任命为代表加拿大的TTCP雷达数据处理和传感器融合合作项目的国家领导人。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掘、信息融合、机器学习、非线性动力学、决策支持、机器人、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实习生等。他在这些主题的公开文献中发表了大量文章。他有超过240篇期刊论文和200多篇会议论文。他还拥有超过15项专利。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2017-2020年)和大连理工大学海田学术访问教授(2018 -2020年)。梁博士是《先进机器人系统与机器人传感器国际期刊》的专题编辑。他是施普林格“信息融合与数据科学”系列丛书的编辑。他目前是IEEE Trams等多家期刊的副主编。航空航天与电子系统,IEEE电路与系统杂志,IEICE Trans。非线性理论及其应用。他曾担任IEEE电路和系统协会非线性电路和系统的主席,并曾担任项目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各种会议的跟踪主席。他还曾担任各种期刊的客座编辑,如《国际信息融合杂志》的“智能交通系统”,《认知传感器网络》和《IEEE传感器杂志》的“多传感器多源信息融合的深度学习”。他也是IEEE和SPIE的会员。 |
Anand Nayyar 越南维新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群智能;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区块链;网络安全;网络模拟和无线通信领域。 Anand Nayyar博士于2017年获得德什巴加特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群体智能和网络仿真领域的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目前就职于越南岘港duy Tan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担任助理教授、科学家、副主席(研究)和物联网与智能系统实验室主任。拥有思科、微软、亚马逊、EC-Council、Oracle、谷歌、Beingcert、EXIN、GAQM、Cyberoam等100多个专业证书。在各种高质量的ISI-SCI/SCIE/SSCI影响因子期刊和Scopus/ESCI索引期刊上发表了130多篇研究论文,在施普林格、IEEE Xplore和ACM数字图书馆索引的国际会议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在各种Scopus、施普林格、CRC出版社、Wiley、IET、Elsevier的WEB OF SCIENCE索引图书中发表了40多篇书籍章节,引用数:6300+,H-Index: 40和I-Index: 150。60多个协会资深会员和终身会员,包括IEEE, ACM。他撰写/合著并编辑了40多本计算机科学书籍。作为方案委员会/主席/咨询委员会/审查委员会成员参与了超过500个国际会议。他在无线通信、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图像处理领域拥有18项澳大利亚专利、11项印度设计和实用专利、3项印度版权、2项加拿大版权和3项德国专利。获得38个教学和科研奖项——青年科学家奖、最佳科学家奖、青年研究员奖、杰出研究员奖、优秀教学奖等。他担任无线网络、计算机通信、国际传感器网络杂志、计算机科学前沿、PeerJ计算机科学、以人为中心的计算和信息科学、IET-量子通信、IET无线传感器系统、IET网络、ijst、IJISP、IJCINI、IJGC的副主编。他担任美国杂志《国际智能车辆和智能交通杂志》的主编。他为各种Web of Science索引期刊审阅了超过1800篇文章。他目前的研究领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蜂群智能、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机、区块链、网络安全、网络仿真、软件工程和无线通信。 |
Danilo Avola 罗马大学副教授。研究领域: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处理、人机交互、Wi-Fi信号处理、EGG信号处理、机器/深度学习、多模态系统、模式识别、事件/动作/影响识别、动作/场景理解、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解释、机器人技术。 Danilo Avola于2014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大学获得分子与超微结构成像博士学位。自2021年以来,他是罗马萨皮恩扎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助理教授,在那里他领导机器人视觉和人工智能实验室(TITAN实验室)和计算机视觉实验室(VisionLab)。此外,自2018年以来,他是罗马萨皮恩扎大学的子公司W•SENSE s.r.l.的研发高级工程师,在那里他领导计算机视觉团队(CVT),自2010年以来,他为从事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研究项目的公司提供咨询和合作。曾任意大利乌迪内大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物理系(DMIF)博士后研究员,乌迪内大学人工视觉与实时系统实验室(AVIRES实验室)研发高级工程师。甚至在此之前,他是研发高级工程师和主管,早期在意大利罗马国家研究委员会的多模式和多媒体实验室(M&M实验室),后来在罗马萨皮恩扎大学的图像计算实验室(PCL实验室)和人工视觉实验室(AV实验室)。除其他奖项外,Danilo Avola于2020年获得IEEE工业信息学会刊(TII)杰出论文奖。目前,他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包括模式识别、模式识别快报、IEEE工业信息学汇刊、IEEE工业电子学汇刊、IEEE视频技术电路与系统汇刊、IEEE人机系统汇刊、国际计算机视觉期刊;此外,他还是多个国际期刊的副主编和客座编辑。他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处理、人机交互、Wi-Fi信号处理、EGG信号处理、机器/深度学习、多模态系统、模式识别、事件/动作/情感识别、动作、场景理解、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解读、机器人(无人机、auv、rov、人形机器人)等。 |
Michele Fiorini 意大利莱昂纳多公司工程经理。研究领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防御、情报、监视和侦察。 Michele Fiorini博士,工商管理硕士、博士,曾在安科纳(意大利)、巴斯(英国)和格达约斯克(波兰)大学接受教育,在意大利获得电子和电信工程博士学位,在波兰获得战略、规划和项目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是位于罗马(意大利)的莱昂纳多公司的工程经理,负责C5ISR(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防御、情报、监视和侦察)系统的技术和管理领导。他是关键领域反盗版导航系统国际专利(EP2601647A1, 2015)的作者,并发表了数十篇同行评审出版物,包括《组织变革、创新和业务发展》一书中的一章。《非技术创新的影响》,由Magdalena Popowska和Julita E. Wasilczuk(劳特利奇出版社,2022年)编辑,以及两本IET交通系列书籍:《港口和航运的ICT解决方案和数字化》(2021年)和《清洁移动和智能交通系统》(2015年)。Fiorini博士曾担任2013年在中国西安举行的欧亚经济论坛会议主席;2017- 2018年伦敦工程与技术学会(IET)理事会主席;2022年工程与技术(E&T)创新奖的评委主席。 |
【论文出版与检索】
大会即日起围绕主题征集会议论文,所有提交至本届会议的论文均会安排严格的同行评审,接收论文将集结出版,出版后送交EI Compendex, Scopus等数据库收录,遴选的优秀论文将可推荐至SCI/E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
【征稿主题】
机械工程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应用力学 | 生物机电一体化 |
生物力学 | 流体机电一体化 |
计算流体力学 | 计算机电一体化 |
燃烧和燃料 | 光机电一体化 |
绿色制造 | 机器人自动化和控制 |
仪表和仪器 | 电子科学与工程 |
建模和仿真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自动化 | 电工与电子 |
内燃机 | 电机调速技术 |
机器人技术 | 电气控制与PLC |
纳米技术 | 传感器技术 |
固体力学 | 智能优化算法 |
能源系统 | 微电子技术 |
动力和控制 | 其他相关主题 |
【重要时间】
论文投稿截至:2023年05月15日
论文注册截止:2023年05月31日
参会注册截至:2023年05月10日
【投稿须知】
1,无一稿多投,且论文未在其他期刊或会议上公开发表;
2,初稿可提交中文版本,用于初审,但是论文终稿必须为英文版本;
3, 所有论文须严格按照【排版模板】进行排版;
4,论文重复率不超过20%,作者可通过ithenticate自费查重,否则因文章重复率过高引起的拒稿,将由作者自行承担;
5,为方便审稿,提高组委会工作效率,所有论文须提交至投稿系统;
6,本次会议采取“先投稿、先送审”的原则,审稿周期约1周;
7,组委会可提供翻译润色服务,如有需要,可联系会务组负责老师。
【注册费用】
类别 | 费用 |
完全注册 (包含1人参会费和1篇会议论文注册费) | 3,700RMB |
仅注册会议论文 (包含1篇会议论文注册费) | 3,200RMB |
仅参会 (包含1人参会费) | 1,000RMB |
(注:团队投稿或参会可享受更多优惠,详情请咨询会务组老师)
【联系方式】
会议邮箱:icmme@iaast.cn
会务组霍老师
联系电话:15393713195(同微信)
支持单位

暂无支持单位
推荐会议

暂无推荐会议
推荐期刊

暂无推荐期刊